|
|||||||
春秋战国,纷纷攘攘,你争我霸,各自为政,这种局面在秦始皇的手中终告完结。这个名叫嬴政的人利用他的计谋与铁腕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大一统的王朝。
政治上的空前胜利,为嬴政的部属们带来了前无古人的高傲和自信。正因为这一点,在翦除六国平定天下之后,文武群臣向嬴政上表,拥其称“皇”,他们的奏表在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记》里有具体的引述。他们说,过去五帝有千里疆域,四方诸侯和外国是否来朝见,天子也不能决定。如今,陛下大举义兵,诛灭残贼,平定天下,四海之内全都成了郡县,法律号令空前统一,从上古到今天是不曾有过的,五帝是比不上的。我等大臣经过商议,认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冒死上奏,请陛下号为“泰皇”。
嬴政的部下以功盖五帝的盛名来赞誉他,他犹自不够满足。他做了个决定:“去‘泰’着‘皇’,并采上古‘帝’位号,曰‘皇帝’。”于是,“始皇帝”的名号就用了起来。
“皇帝”之谓,反映出了嬴政横扫古今、气吞山河的政治气魄。在他眼中,古之圣王也不过一些庸常之辈。他的海内一统、天下归嬴的丰功伟业高可齐天,非借用上古称天的至尊名号不能表述,因此,他的超越古人的霸业要达到内容和名份上的一致,就必须享用“天帝”的权威。
在宫城建设方面,秦始皇尤其不能忘记他所创建的辉煌:“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功超三皇,业盖五帝。为了显示自己的齐天威权,一切“悉从天制”。他的建都方针决定之后,他的谋士们把以下的具体环节也策划得十分详尽周到。
日、月、参、商、南斗、北斗、太白、岁星、风神、雨师、二十八宿……凡是能“请”得动的天神都被“请”到了秦的京师,供奉了起来,始皇帝所居的宫室被重新传奇私服网规划、设计、构筑。有部叫做《三辅黄图》的古籍,内中一篇《咸阳故城》说:始皇帝“筑咸阳宫……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引渭水灌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更命南信宫为极庙,象天极”。看来,一室、一殿都有天象依据,咸阳简直成了一座人间的“天宫”。
为什么将咸阳作为都城?我们不能否认秦始皇有“乡土”意识和四塞天险的“地利”考虑,但决定的因素还是“以天为则”的天文观念。嬴政不但生前要建设一个“天朝”之都,甚至死后的墓穴也要建成与天文、地理相谐的模式,《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样说骊山墓地:“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由此可见天文意识在这位始皇帝的头脑中位置何等突出!
咸阳就是天上的“紫微垣”,渭水呢,就是“天汉”--银河。秦始皇又修驰道以象征“阁道”,建阿房来象征“离宫”,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象征灿灿群星,拱卫紫微。
秦人遵照始皇帝的指示进行了周密的算计,更显出建筑设计上的匠心:每到秋季,天象恰恰和地上的布局吻合。“银河”与渭水对应,“离宫”与阿房宫对应,“阁道”与经牵牛桥直达阿房宫的驰道对应……天上人间,交相辉映,使人不知不觉地生发“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天命在嬴,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至无穷”的感想。也正因此,秦历以秋十月为一岁之首,这种历法设置也拘于秦代都城建设的“天则”,成了“天朝”意识的附庸。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上自皇都的总体建设,到宫城构筑细部布局,乃至兴师动众七十余万人营造的骊山陵墓,贯穿着一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主线:天。“以天为则”在秦代,比商、周各代都更为重要,可谓“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上一篇:见他这一剑力道并不怎么大
下一篇:没有了!